电容触摸屏基于人体电流感应原理实现触控操作。其核心结构通常由四层复合玻璃构成:玻璃基板内表面与夹层均镀有ITO(氧化铟锡)导电层,最外层则覆盖着一层高硬度的矽土玻璃保护层。
在触摸发生时,人体电场与屏幕表面形成耦合电容,手指会从触点吸取微小电流。该电流经由屏幕四角的电极流出,各电极电流强度与触点到电极的距离成正比。控制器通过精确计算四路电流的比例,即可确定触摸位置。
外屏材质方面,电容屏普遍采用经过钢化处理的特殊玻璃。这种玻璃透光性好、强度高、表面光洁,并具备抗压、抗摔、抗刮和耐冲击等性能。外层的矽土玻璃保护层硬度超过多数金属,进一步增强了防刮能力。钢化玻璃通过表面预应力处理,提升了整体机械强度,降低了破损几率。
随着技术进步,电容屏发展出多种工艺结构,常见类型包括:
G+F结构:玻璃盖板配合薄膜传感器,具备良好的强度、透光性和触控功能。
G+F+F结构:在G+F基础上增加一层薄膜,支持多点触控,成本相应提高。
G+G结构:采用玻璃盖板与玻璃传感器组合,具有高硬度、耐腐蚀、透光性好及触控顺滑等优点,表面硬度可达8H以上。
G+P结构:盖板为PC材质,传感器采用玻璃,成本低、工艺简单,但耐磨性、透光性和触控手感较差。
玻璃盖板其优点包括灵敏度高、透光性好、支持多点触控以及结构坚固耐用。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,如整体仍较易碎裂、制造成本偏高,以及在极端温湿度环境下性能可能受影响。
PC材质的盖板其优点包括成本低,韧性好,不易碎裂,耐摔性通常优于玻璃。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,比如表面硬度低,容易产生划痕。清晰度和通透性不如玻璃,影响显示效果。触控滑动时阻力较大,不够顺滑。长期使用可能发黄,影响外观和透光性。
选择哪一种材质作为保护层,具体取决于客户需求与应用环境,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选择,可以联系我们。